联系方式 |
|
|
业务咨询电话 |
|
|
0311-86671608 |
|
|
0311-89673690 |
|
|
13383112173 |
|
|
13014385331 |
|
|
|
|
|
|
民乐+伴奏=新民乐?这种理解太简单!
|
新民乐的代表组合“满庭芳”4月10日晚将在广州友谊剧院上演经典名曲音乐会。日前,该民乐组合的成员——琵琶演奏家顾蓓蓓和扬琴演奏家潘伟文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的专访,在谈到“新民乐”这个话题时,两位演奏家表示,新民乐绝对不是简单地将民乐和伴奏相加,它深刻的意义在于普及民乐,培养听众。
知性庄重:40+女子的满庭芳华
广州日报:几位成员都是著名演奏家,配合很默契吧?
潘伟文:民族乐器的个性较强,但我们几个人配合得很默契,新作品还需要练习一下,老作品则是坐在一起就能上手。
广州日报:满庭芳新民乐组合的定位是什么?
顾蓓蓓:现在很多新民乐组合都很年轻。满庭芳成员的平均年龄超过40岁,因此我们要的是知性与庄重,追求的是大气和岁月的质感。我们也曾经考虑跟随潮流,比如穿着时髦,让拉二胡的成员站起来演奏,但生命力不强,还是要保持中国乐器传统、专业的东西。
潘伟文:对民乐投入情感是重要的,这也是我们组合大的特点。
新民乐:保持应有的传统,再加上现代元素
广州日报:不少人认为新民乐就是民乐加上伴奏。作为新民乐组合的代表,能谈谈你们的理解吗?
潘伟文:这是一种很通俗但略显贬义的理解,因为传统的民乐是没有伴奏的,民乐加电声只是一种手法,是为了普及民乐、吸引听众。事实上,在一些晚会中,如果只有民族乐器,没有MIDI结合,气氛出不来,这时候就需要伴奏。传统西洋乐也是这样,在电声的铺垫里有长笛、小号等。我们有时候也会现场用电声乐队伴奏。
顾蓓蓓:保持应有的传统,在此基础上加一些现代元素,借助一些现代的手段。就像这次演出在保持原有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突破,比如音响、演出形式、灯光等。形式变了,但根基不变。
广州日报:在曲目的编配上,如何体现新民乐的特点呢?
顾蓓蓓:二度创作是必须的,作曲家进行了一些编配,保持每个演奏者每种乐器的特点。在编配上跟流行音乐类似,有电声伴奏。
潘伟文:有些曲目的编配手法很创新。比如,广东音乐《杨翠喜》在编配时将洋气和古老结合在一起,对比很强烈。演奏《杨翠喜》时,我的扬琴的奏法就很不一样。这首曲子中用了两副琴竹,在琴竹的皮子上做了处理,两副琴竹是有区别的。前奏、尾奏的时候编配的手法很洋气,音色像钢琴,音域也拉得很宽广,中间有一大段则是纯广东音乐的手法,我运用了颤竹、加花、冒头等手法,符合传统,模仿古时候扬琴的声音,音域不是很宽,但音色清脆、透亮。
观众培养:希望更多年轻人爱上民乐
广州日报:你们的演出曲目很跨界?
顾蓓蓓:是的,这场音乐会有《牧羊曲》、《怀念战友》这样的电影经典曲目,有《烟花易冷》、《女人花》这样的流行曲目,也有《杨翠喜》、《月光光》这样的广东音乐,还有《斯卡布罗集市》、《山楂树》这样的外国经典曲目。
广州日报:用民乐去表演这么多类型的曲目,有挑战性吗?
潘伟文:当然有,外国歌曲的风格和音准与民乐不同,对我们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,比如扬琴有固定的音高,演奏外国歌曲确实有难度。外国经典歌曲用民乐去演奏,也别具一番味道。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接受,我们想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的需求。
广州日报:很多曲目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,是出于培养听众的需要吗?
潘伟文:曲目是新潮的,符合大众的口味。我们希望借助《烟花易冷》、《卷珠帘》这样的流行曲目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民乐。我和缪晓铮的一个音乐会,演奏了《愤怒的小鸟》,这曲子我们之前没听过,也没演奏过,只是听说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就演了,效果非常好。
广州日报:感觉民乐演出市场这几年有了很大的进步,这两年的新年演出季、星海音乐厅的“国乐盛典”总是大卖。
顾蓓蓓:民乐在文化发达的城市会好一些,广州比以前好多了。
潘伟文:我们为什么要搞音乐会?也是希望大家喜欢民乐。我的扬琴拿出去,十个人里会有九个人问我:“哦,这是古筝啊!”我感到很郁闷,民族乐器都不懂。把京胡当成二胡还可以理解,但扬琴又不是特别地方的一种乐器,竟然有这么多人不知道。我认为,在小学就应该普及民乐的知识。不过,这几年民乐的势头好了很多,市场也好了,配合市场,有关方面也进行了各种普及工作,惠民演出多了很多,比如星海音乐厅的广场音乐会、周末民乐坊等。
广州日报:现在学民乐的孩子越来越多,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?
顾蓓蓓:目前,学古筝的人多,慢慢地学琵琶、二胡的人也多了。琵琶是非常好听的乐器,建议初学者多听多欣赏,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老师,一定要把基础打好。民乐很难学,所以目的性不要太强。要学习乐理,打好基础,视唱练耳,很多东西是一个综合素养,素养高的人,学习起来自然会快很多。
提供新民乐服务 联系电话:13383112173 |
| |
|
|